联系大牛
设备检查
柴油机型:检查机油油位、冷却液液位、燃油量,确认发动机无异常噪音。
电动型:检查电池电量、电缆连接是否牢固,续航里程是否满足作业需求。
机械部件:检查刹车片间隙、螺丝紧固度、轮胎/履带磨损情况,确保无漏油或松动。
动力系统:
液压系统:检查液压油油位,观察油管是否有渗漏,测试铲斗升降、倾斜动作是否流畅。
电气系统:检查仪表盘指示灯、喇叭、灯光是否正常,确保夜间作业安全。
场地评估
清理作业区域障碍物,确保地面平整坚实,避免软土或斜坡导致侧翻。
规划物料堆放点与运输路线,减少空驶距离,提升效率。
个人防护
穿戴安全帽、反光背心、防砸鞋、手套等防护装备,长发需盘入帽内。
禁止佩戴松散饰品,避免卷入机械部件。
启动与热机
钥匙启动:插入钥匙,顺时针旋转至启动位,观察仪表盘自检完成。
柴油机型:踩下离合器,挂空挡,轻踩油门至1000-1500转/分,保持1-2分钟预热。
电动型:直接启动,观察电池电压稳定后开始作业。
基础操作
升降:操作右手柄向后拉提升铲斗,向前推下降铲斗。
倾斜:右手柄向左掰使铲斗外翻,向右掰内收。
示例:铲装砂石时,将铲斗放平贴地,缓慢前进插入料堆,收小臂至斗齿离地20cm后抬大臂至满斗。
方向盘向左/右转动实现转向,转弯时降低车速,防止侧翻。
履带式:通过两侧履带差速转向,转弯半径更小。
踩住刹车,将挡位杆推至“前进”或“后退”档,缓慢松开刹车并轻踩油门。
注意:避免急加速导致轮胎打滑或物料洒落。
前进/后退:
转向:
铲斗控制:
装载作业
满斗后收斗使斗口朝上,抬大臂至离地1.2-1.5米,倒车至卸料点,缓慢倾斜铲斗卸料。
使用直形带齿铲斗,斗口朝前低速前进,铲装阻力大时可颤动铲斗降低摩擦。
斗齿压低进入料堆,轻踩油门并轻抬大臂,减少前轮打滑。
找平地面,铲斗摆平或斗齿低位插入,缓速前进避免磨斗板。
油门柔和,收小臂至斗齿离地20cm后抬大臂至满斗。
干土/硬土:
湿土/稀泥:
碎石/砂子:
卸料:
特殊场景操作
更换起重装置,确认额定载重量,缓慢提升重物至安全高度,避免超载。
安装推土板,将铲斗升至高位,缓慢前进推平地面,注意控制力度防止设备前倾。
选择轮胎式小铲车,利用机动性灵活转向,避免碰撞障碍物。
狭小空间:
推土作业:
起重作业:
操作规范
禁止超载作业,铲斗载重不得超过额定值(如0.6-2吨)。
卸料时确保车箱横放,铲斗位于车箱正上方中间位置,防止物料偏载导致侧翻。
避免在斜坡上急转弯或横向行驶,坡度超过15°时需使用防滑链或履带式机型。
环境安全
雷雨天气停止作业,防止雷击或短路。
夜间作业需开启照明灯,确保视野清晰。
远离高压线、地下管线等危险区域,避免触电或挖断管线。
人员安全
作业范围内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,设置警示标志或围栏。
铲斗下方严禁站人,卸料时确认周围无人员或设备。
停车时拉紧手刹,拔出钥匙,铲斗落地并垫稳,防止溜车。
日常维护
清洁:每日作业后清理铲斗、轮胎/履带上的泥土和杂物,防止腐蚀。
润滑:对变矩器、变速箱、转向油路等关键部位打注黄油,减少磨损。
紧固:检查并紧固螺丝、螺母,防止松动导致部件脱落。
定期保养
柴油机型:每250小时更换机油和机滤,每500小时清洗空气滤清器。
电动型:每100小时检查电池电解液液位,每500小时清洁电机散热片。
液压系统:每1000小时更换液压油和滤芯,检查油管老化情况。
故障处理
发生故障时立即停车,关闭发动机并设置警示标志。
联系维修人员,禁止非专业人员拆解核心部件。
铲斗无法升降:检查液压油油位、油泵压力、多路阀是否堵塞。
行走无力:检查变速箱油位、离合器是否打滑、终传动机构是否损坏。
发动机异响:检查皮带张紧度、火花塞积碳、燃油滤清器是否堵塞。